查看原文
其他

叶小文:我理解的美育是什么?——致2021博鳌美育行动

叶小文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新教育

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柏拉图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朱永新: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梅子涵:小孩子要走向大艺术,大艺术要走向小孩子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我理解的美育是什么

——致2021博鳌美育行动

作者|叶小文 
来源|博鳌美育行动

叶小文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团长、曾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编者按:2021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举办在即,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团长,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先生为论坛撰写阐述文章,并于近日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刊登发表,以下内容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原文。

叶小文先生出席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最多的,中国的学生也是世界最多的。对中国的教育的事业,要大声疾呼,加强美育,对于全人类,也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成于乐”,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视。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时还专门强调了这一问题。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它来自民间、来自大变革的时代,来自全民族精神的激情与荡漾。伟大的民族,必然创造出壮丽的史诗。
大提琴的一往情深,只想送给情深的你



中国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尤其需要大踏步加强美育。

1793年,德国的席勒就指出,近代大工业社会造成了矛盾和人性的分裂。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和职业的区别,不仅是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是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已经不再像古希腊人那样处于处于完美和和谐的状态了。因此,席勒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性的这种分裂。席勒认为,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一个是感性需要支配的“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受客观规律闲置的“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只不过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人性被分裂开了。因此,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因为“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使人具有真正完美的人性。当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而是指与强迫相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席勒的阐述,到今天来看,也很有现实意义。
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人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大家好像得了一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
如果整个时代都陷入声色犬马之中,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超越精神生活的时候,一个时代都会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如果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空虚,就是更严重、更危险、更沉重的空虚。
席勒说,“欢乐就是坚强的发条,使永恒的自然循环不息。在世界的大钟里面,欢乐是推动齿轮的动力。”“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为什么要给孩子最好的文学、音乐和电影——孩子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音乐在品德课的意义与运用



我当过近15年的国家宗教局长,我赞成蔡元培先生早年就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此,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美育,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美育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人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培养高尚情操,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孔夫子为什么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诗》不就是《诗经》吗?兴就是兴起、开始、振奋的意思。孔子《八佾》中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表明一个人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待人接物、言辞修身各个方面都应当是从学习《诗经》开始,只有这样的感性语言认识,才会有“美”的感受,才能“绘事后素”,立德修身。今天我们用“中国梦”来激励人心,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全民族的“兴于诗”。
“立于礼”。《礼》即是社会的规则、仪式、制度。《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学礼守礼,从具体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严格地遵守礼的规定,才能克己复礼,以正其身,是为立也。今天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度自信,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新时代的“立于礼”。
“成于乐”。子曰:“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为人不仁,那么他所演奏的音乐也将不会是令人愉悦的。更重要的是,《乐》本无经,而在于人的创造,是建立在《诗》的感性和《礼》的理性基础之上的升华,是二者相互融合于“人”和“仁”的产物。“兴于诗”,“立于礼”当然重要,但“成”却在于“乐”。在今天看来,“乐”不仅是音乐之“乐”,快乐之“乐”,而且是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竞相迸发,精神的昂扬向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实现的,“安得天下尽欢颜”之“乐”。
朱光潜:音乐与教育
最伟大的20部交响曲(BBC音乐杂志评选)



录一段报纸对我的采访,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礼兴乐盛”》,如下:

“不要小看音乐老师哦!一不小心给你弹出个相对论来……”前段时间,在母校贵州大学的音乐讲座上,叶小文轻松幽默的语言迎来现场阵阵掌声。几十年前,叶小文就读于贵阳第一中学,当时他所在的学校就有种类齐全的中学生管乐乐团,而他被选为乐团的大提琴手。一直爱好音乐的叶小文,小时候学过几年大提琴,到了六十岁以后,他又重新学了三年,曾在国内外进行独奏演出。和当下很多追求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很像,叶小文时常在每天早晨上班之前早起练习一个小时的琴,害怕琴音影响到邻居,他不得不到地下室去练习。 叶小文对于音乐的喜爱由此可见。他曾经引用《礼记•乐记》的话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他看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学生,都应该拥有一个审美的人生、艺术的人生。 众多音乐品类,叶小文对于交响乐有独特喜爱,《礼记•乐记》有云:“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在叶小文看来,用这句话来说交响乐最为合适。 虽然很忙,但是叶小文还是会抽出时间来从事写作、弹琴等事情。他说自己忙得充实和快乐,“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乐着;享受生活,一茶一书,闲并快乐着;享受天伦,一生一爱,爱并快乐着;享受音乐,一琴一韵,陶醉并快乐着。” 放眼世界,文化传承,高雅文化的普及、高素质文化的涵养,这往往是一个民族不断涌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文化氛围。在他看来,今天,中华民族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师级的人才,有必要大力提倡高雅文化,深入发掘和弘扬人类古典文化的精髓。 叶小文说,“今天,适逢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又找回了少年时代拉过的大提琴,不仅是要恢复一种业余爱好,也为着去寻找和体验文化自信、自强的感觉。我体会,文化繁荣,人皆可为;自信自强,事皆可成。” 叶小文希望以生动的音乐示范和高尚的公益为追求,推动高雅音乐走入大众,向社会发出一个强烈的声音:高雅音乐要在中国成为大众的艺术,成为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力量。他还希望为促进中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回归与超越、推动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礼兴乐盛”尽一份心力。 叶小文希望更多的人喜爱音乐。在他看来,音乐对于个人、民族、国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音乐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与修养;可以提升与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可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没有音乐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我们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语言尽头,音乐响起——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有个“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我是乐团长兼大提琴手。成员全部来自各行各业的事业有成,但酷爱音乐的人士,他们以“音乐点亮人生”为主题,6年来已到全国各地百余所高校,为大学生公益演出一百六十余场。作为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时,也很高兴应邀与我们在北京合演了一场。一个大学生看了我们的演出还当场赋诗:“堪忆昔年往事,扶社稷,勋绩良多。韶华逝,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我想,我们不就像蒲公英吗?满头白发、成熟了,就变成蒲公英的种子飞到祖国的各地去,再长出新的蒲公英。

今天,“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与“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由著名的青年指挥家夏小汤指挥,为2021博鳌美育论坛演奏一首《红旗颂》。
预祝2021博鳌美育行动圆满成功!
以美为媒,美育未来。大手拉小手,美育新少年。
新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朱永新的艺术清单——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
周海宏: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用?——要想成功幸福,从小热爱艺术
陈铁梅:人生美化,人心净化——艺术阅读,让灵魂度化
......
以美为媒,美育未来。大手拉小手,美育新少年。

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是少儿美育领域的年度盛会,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宗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设立主题论坛和各类交流会,同期开展乡村美育示范课活动和新少年国际艺术节(昵称石榴艺术节)。采用创新的线上论坛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多方协作开展一系列博鳌少儿美育行动。自启动筹备以来,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如果大家对于美育或者艺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的话,可以关注下面【博鳌美育行动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关注该订阅号后台私信我们,让我们一起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吧!

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暨

新少年国际艺术节(昵称“石榴艺术节”)

370件作品喜提颁奖展演“入场券”!

原创|新少年国际艺术节 

来源|博鳌美育行动服务平台 


2021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暨新少年国际艺术节(昵称“石榴艺术节”)自今年6月27日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幼儿园、中小学校、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响应,艺术节组委会就手绘图画书、科技艺术、新教育诗会、最美班歌、音创未来人才五大展演项目征集的作品,组织评委会进行了严谨有序的评审,入围终选的作品已经全部产生。

其中,《手绘图画书展》入围终选的作品共计143件;《科技艺术展》入围终选的作品共计35件;《新教育诗会》入围终选的作品共计69件;《最美班歌展演》入围终选的作品共计23件;《音创未来人才计划》入围终选的作品共计100件(音乐人才作品50件,有声语言人才作品50件)。
恭喜!入围终选的370件作品!最终获奖结果(包括优秀作品奖、评委会大奖、各单项奖、人气奖、指导教师奖、组织奖)将在12月艺术节颁奖晚会揭晓!

各位家长、小朋友们,想知道你们的作品是否幸运入选吗?那就赶紧点击【博鳌美育行动服务平台】“阅读原文”,仔细查看这份激动人心的【入围名单】吧!
在下期的文章里,我们将公布艺术节颁奖晚会具体时间&节目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下面公众号信息哦~李泽厚: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中小学教师的关键性影响
王登峰:“双减”+“双增”=健康发展——学校、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做?
新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